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b)观察窗应用机械强度与外壳相当的透明遮板,同时应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静电屏蔽措施,防止危险的静电电荷。玻璃遮板应安装紧固,位置应满足观察需要。
2.1.14对柜内照明的要求:开关柜内电缆室和二次控制仪表室应设置照明设备,并方便灯具更换。
2.1.5高压开关柜内的进出线套管、机械活门、母排拐弯处等场强比较集中的部位,应采取倒角打磨等措施。所有铜排连接部位应镀银/搪锡处理。
2.1.6柜体应采用敷铝锌钢板弯折后拴接而成或采用优质防锈处理的冷轧钢板制作而成,板厚不小于2mm。
2.1.7开关柜应分为断路器室、母线室、电缆室和控制仪表室等金属封闭的独立隔室,其中断路器室、母线室和电缆室均有独立的泄压通道。
2.1.1产品设计应能使设施安全地进行下述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检查、维护操作、主回路验电、安装和(或)扩建后的相序校核和操作联锁、连接电缆的接地、电缆试验、连接电缆或其他器件的绝缘试验以及消除危险的静电电荷等。
2.1.2产品的设计应能在允许的基础误差和热胀冷缩的热效应下不致影响设备所保证的性能,并满足与别的设备连接的要求。
2.1.3类型、额定值和结构相同的所有可移开部件和元件在机械和电气上应有互换性。
2.1.4各元件应符合各自的有关标准。40.5kV高压开关柜内的触头盒、穿墙套管采用双屏蔽结构,局部放电水平小于3pC。
b)接地导体应采用铜质导体,在规定的接地故障条件下,在额定短路维持的时间为4s时,其电流密度不应超过110A/mm2,但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240mm2。接地导体的末端应用铜质端子与设备的接地系统相连接,端子的电气接触面积应与接地导体的截面相适应,但最小电气接触面积不应小于160mm2。
b)以空气和绝缘隔板组成的复合绝缘作为绝缘介质的开关柜,绝缘隔板应选用耐电弧、耐高温、阻燃、低毒、不吸潮且具有优良机械强度和电气绝缘性能的材料。带电体与绝缘板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应满足下述要求:
c)开关柜内部导体采用的热缩绝缘材料老化寿命应与开关柜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一致,并提供试验报告。
a)开关柜的底架上均应设置可靠的适用于规定故障条件的接地端子,该端子应有一紧固螺钉或螺栓连接至接地导体。紧固螺钉或螺栓的直径应不小于12mm。接地连接点应标以清晰可见的接地符号。
3)给出下列数据:标称电压、母线和回路的额定电流、额定频率、额定短路开断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维持的时间、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内部电弧等级(如有)。
f)可移开部件应接地的金属部件,在插入和抽出过程中,在静触头和主回路的可移开部件接触之前和分离过程中应接地,以保证能通过可能的最大短路电流。
g)接地回路应能承受的短时耐受电流最大值不小于主回路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87%。
2.1.12开关柜柜顶设有横眉可粘贴间隔名称。开关柜前门表面应标有清晰明显的主接线部分:限流熔断器
d)各个功能单元的外壳均应连接到接地导体上,除主回路和辅助回路之外的所有要接地的金属部件应直接或通过金属构件与接地导体相连接。金属部件和外壳到接地端子之间通过30A直流电流时压降不大于3V。功能单元内部的相互连接应保证电气连续性。
e)可抽出部件应接地的金属部件,在试验位置、隔离位置及任何中间位置均应保持接地。
2.1.15柜内各隔室均安装驱潮加热器,总体加热功率由厂家提供。电加热选用AC 220V,加热器安装应远离一次设备,选用长寿命板式型。每隔室加热器要求常加热型与温湿度控制器加热相结合,且在每间隔安装一控制开关(带辅助触点)。
b)铭牌应为不锈钢、铜材或丙烯酸树脂材料,且应用中文印制。设备零件及其附件上的指示牌、警告牌以及其他标记也应用中文印制。
2.1.8断路器室的活门应标有“母线侧”、“线路侧”等识别字样。母线侧活门还应附有红色带电标志和相色标志。活门与断路器手车联锁。
a)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开关柜,相间和相对地的最小空气间隙应满足下列要求。